↑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

材料二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   魏源

材料三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船,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五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

(1)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在材料三这种思想指导下掀起了怎样的运动?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四中梁启超属于什么派别的代表人物?材料四与材料二、三的观点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五,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那里?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精神?

(5)从材料一到五,归纳中国向外国学习的趋势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