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根据淀粉遇碘变成蓝色、淀粉水解不彻底会有不同的颜色出现的原理,可探究玉米粒萌发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某中学学生据此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3月27日~31日连续5天,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选择饱满的黏玉米粒40粒,放入培养皿中的纱布上,加清水至浸没纱布,进行培养并分别标记为A、B、C、D、E组。

A组(1号)

B组(2号)

C组(3号)

D组(4号)

E组(5号)

萌发情况

长出长芽和

幼根

长出短芽和

幼根

有些长出芽

和幼根

有些发芽

膨胀,有些有

芽萌出

第二步:4月8日,称取以上培养得到的A、B、C、D、E五组不同发芽程度的玉米粒各3g,分别进行研磨后加10ml纯净水溶解,各取3ml过滤溶液于1~5号试管中,滴加一滴碘液,实验情况记录如下:

现象

淡绿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深蓝色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加清水至浸没纱布”为玉米粒提供了萌发所需的两个外界条件_____和_____;A组中有个别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步骤1中,每组取40粒,而不是几粒,是为了避免_____的影响;步骤2中,每组都称取3g,目的是为了_____。

(3)请描述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_____。

八年级生物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