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社会发展观受时代的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宣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希望恢复西周时期“政不在大夫”和“庶人不议”的局面。但完全墨守周礼的成规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也得做些“损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损益可知”,“何必改作”,就是孔子对待社会变革的基本态度。不过孔子也不是无原则的,所谓“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要用“礼”做标准来调节各方面的矛盾。他称赞舜的处理办法,是“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量度以取中,无过无不及。

——据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政治观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该特点产生的社会因素。

材料二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说:“始作伪乱圣制者,自(西汉)刘歆;布行伪经,篡孔统者,成于(东汉)郑玄”;自此以后,“咸奉伪经为圣法”。《新学伪经考》的主旨在于“破”,《孔子改制考》则在于“立”。全书二十一考,首先论证了孔子和先秦诸子为了“争教互攻”,“无不改制”;而诸子改制又无不寄托古代而展望未来。其次,该书借《春秋》是孔子为改制而作,实则阐发了由封建制——(据乱世)进化到君主立宪(升平世),再进化到太平世(人类大同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两书的刊布,引起学术界的巨大震动。封建顽固派对此大肆攻击:“新学伪经之证,其本旨只欲黜君权、伸民力,以快其恣睢之志。”维新派则颂扬为“大飓风”、“火山大喷发”。

——据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康有为对儒学的研究为何引起学术界的震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这一历史认识出现的时代根源。

材料三  各个不同时代的政治要求和限制,妨碍了对孔子的研究。从汉朝开始,到“五四”运动以前,又有哪一个朝代的统治者不是为他们各自的“今”来发挥孔子的学说呢?历代所谓《春秋》“微言大义”,都是历代的“古为今用”。孔子的科学研究,只有在今天才具备了起步的条件,社会科学界今天才是最好的时期,我感到我们赶上了“百家争鸣”的环境。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孔子这个领域里,已经找到了一条道路,那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两者结合的越好,收获也将越大。

——摘编自1986年任继愈《已具备了研究孔子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科学研究孔子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