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三近,字德修,峄县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四年六月,疏言:“善治者守法以宜民,去其太甚而已。今庙堂之令不信于郡县,郡县之令不信于小民。蠲租矣而催科愈急,恤刑矣而冤死相望。正额之输,上供之需,边疆之费,虽欲损毫厘不可得。形格势制,莫可如何。且监司考课,多取振作集事之人,而轻宽平和易之士。守令虽贤,安养之心渐移于苛察,抚字之念日夺于征输,民安得不困!乞戒有司务守法。而监司最毋但取旦夕功,失惇大之体。”已,复疏言:“抚按诸臣遇州县长吏,率重甲科而轻乡举。同一宽也,在进士则为抚字,在举人则为姑息。同一严也,在进士则为精明,在举人则为苛戾。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夫乡举岂乏才良,宜令勉就是途,因行激劝。”诏皆俞允。神宗嗣位,起户科给事中。万历元年,平江伯陈王谟以太后家姻,夤缘得镇湖广。三近劾其垢秽,乃不遣。给事中雒遵等劾谭纶被谪,三近率同列救之。诏增供用库黄蜡岁二万五千,三近等又谏,皆不从。时方行海运,多覆舟,以三近言罢其役。隆庆间,肃王缙用贿以辅国将军袭封,至是又请复庄田,三近再疏争,遂弗予。初,有今征赋以八分为率,不及者议罚。三近请地凋敝者减一分,诏从之。中官温泰请尽输关税盐课于内库三近言课税本饷边今屯田半芜开中法坏塞下所资惟此苟归内帑必误边计议乃寝。十二年秋,巡抚保定。畿辅大饥,振贷有方。起兵部右侍郎,以亲老辞,不许。寻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注)①开中法,明清政府召募商人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的方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官温泰请尽输关税盐课于内库/三近言/课税本饷边/今屯田半芜/开中法坏/塞下所资惟此/苟归内帑/必误边计/议乃寝

B. 中官温泰请尽输关税盐课于内库/三近言/课税本饷边/今屯田半芜/开中法坏塞下所资/惟此苟归内帑/必误边计/议乃寝

C. 中官温泰请尽输关税/盐课于内库/三近言课税本饷边/今屯田半芜/开中法坏塞下所资/惟此苟归内帑/必误边/计议乃寝

D. 中官温泰请尽输关税/盐课于内库/三近言课税本饷边/今屯田半芜/开中法坏塞/下所资惟此/苟归内帑/必误边/计议乃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蠲租”意思是免除租税,中国古代有些开明君主有时采用“蠲租”的方式施惠于民。

B. “考课”是朝廷依照法规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据表现予以升降赏罚的官吏管理制度。

C. “抚字”指抚育爱养子女,也指良吏爱护人民。“字”是会意字,本义是在屋内生子。

D. “举人”指汉代没有科考时,县乡负责推荐人才的人;明、清时,称乡试中考中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隆庆四年六月,贾三近就征税及考课等问题上疏,表现了依法而宽和的政治理念。

B. 贾三近反对重科举取仕者而轻地方荐官的做法,也批评了举人息心于仕进的态度。

C. 贾三近敢于弹劾太后姻亲陈王谟的恶行,让他失去了已经到手的镇守湖广的机会。

D. 上疏力阻恢复肃王庄田,京畿大灾振贷有方,贾三近是一位正直有为的明朝官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乞戒有司务守法。而监司最毋但取旦夕功,失惇大之体。

(2)肃王缙用贿以辅国将军袭封,至是又请复庄田,三近再疏争,遂弗予。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