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下列对《三国演义》的理解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忠义的化身,有关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B.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骗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C. 成语“望梅止渴”“乐不思蜀”和歇后语“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皆出自《三国演义》。

D.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写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间的斗争,具有鲜明的“拥刘(备)反曹(操)”倾向,宣扬封建正统观念与仁义道德,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孙权、周瑜等。

高一语文名著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