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5月9日清华大学的师生在焚烧日货

材料二  “中日关系有很多话要说,但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我们党的十二大强调这一点,说明是中国长期的国策。”

邓小平论中日关系

材料三  “现在社会上有人提出抵制日货,起因是想表达对日本一些人否认侵略历史等一系列错误言行的不满。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生产要素相互交流,按价值规律进行配置,经济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许多外国品牌是在他国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生产的,企业利益交织在一起,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因此,抵制商品将损害双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利于我们的对外合作与发展。我们相信这部分群众会理智地表达爱国热情,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2005年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就中日经贸关系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清华大学的师生反日情绪高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为什么我们今天既要继承五四精神,又不赞同当今某些人存在的抵制日货的思想根据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不得整段照抄原文)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