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尹会一,字元孚,直隶博野人。雍正二年进士。五年,出为襄阳知府。汉水暴涨,坏护城石堤。会一督修建,分植巡功,民忘其劳。署荆州,石首饥民聚众,扬言将劫仓谷。会一单骑往谕、系其强悍者,发仓谷次第散予之,众悦服。乾隆二年,入觐,命署广东巡抚,以母老辞。调署河南巡抚。河南方闵雨,疏请缓征,并发仓平粜,不拘存七粜三旧例,视缓急为多寡,上从之。四年,黄河、沁水共涨,濒河四十七州县成灾。会一定赈恤规条十六,无食者予一月之粮,无居者予葺屋之资。缓征减粜,留漕运货仓米,米不足,移他郡之粟助之,富民周济;并假余屋以栖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又令离乡求食者,有司随在廪给,开以作业,俟改岁东作资送还乡。会一母年七十余,疏请终养。上知会一孝母,母李先以节孝旌,有贤名,赐诗褒之。会一在官有善政,必归美于母。家居设义仓,置义田,兴义学,谓皆出母意。母卒,会一年已逾五十,居丧一遵古礼。十一年,服阕,召授工部侍郎,督江苏学政。十二年,上敕各省学政按试时,以御纂四经取与旧说别异处发问,答不失指者,童入学,生补廪。会一请令生童册报考试经解,别期发问,不在册报者,不概补经解。下部议行。会一以江南文胜,风以质行。尝谒东林道南祠,刻《小学》颁示士子。处士是镜庐墓隐舜山,亲访之,荐于朝。侍郎方苞屏居清凉山,徒步造访,执弟子礼,校文详慎,士林悦服。十三年,转吏部,仍留学政任。力疾按试,至松江,卒。

(节选自《清史稿·尹会一传》)

[乙]: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并假余屋以梄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

B.并假余屋以栖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

C.并假余屋以栖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

D.并假余屋/以梄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觐”原指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来泛指朝见天子。

B.“阕”,即“终了”的意思;“服阕”指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C.“东林”指东林书院,是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D.“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远的亲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会一关心民生,积极有为。他出任襄阳知府时,督促修建被汉水毁坏的护城石堤:在荆州做官时,开仓按平价卖出粮食,圆满解决饥民闹事的问题。

B.尹会一头脑灵活,治理有方。黄河、沁水齐发大水,临近黄河的四十七个州县全部受灾,他多管齐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灾民,救灾成效显著。

C.尹会一重视人伦,谨守孝道。朝廷任命他为广东巡抚,他因母亲年老而推辞:为官有了好的政绩,他必定归功于母亲:母亲去世时,他按照古礼守丧。

D.尹会一尊重人才,以礼待人。他亲自前往舜山拜访隐居在那里的处士是镜,并将其举荐给朝廷;他又徒步到清凉山去拜见侍郎方苞,并行弟子之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一单骑往谕,系其强悍者,发仓谷次第散予之,众悦服。

(2)而刘风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