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而是求学的人(过于)沉湎(于)其他方面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

足下所为文用意甚高卓然有不顾世俗之心直欲自到于古人。今世之人用心如足下者有几?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学不师则守不一,议论不博则无所发明而究其深。足下之言高趣远,甚善,然所守未一而议论未精,此其病也。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乃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

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于世者果敢。三代、两汉之学,不过此也。足下患世未有合者,而不弃其愚,将某以为合,故敢道此。未知足下之意合否?

(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之学者往往溺之              溺:沉溺

B.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品           皇皇:匆匆忙忙的样子

C.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      游:游览

D.此其病也                   病:缺陷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者有所溺焉尔           方勉焉以模言语

B.盖文之为言              圣人之义虽不可及

C.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         文不难而自至也

D.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      是以言之不敢隐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义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因为文章语言难以精细工巧而喜悦,容易(使作者)喜悦而自我满足。

B.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

像扬雄、范仲淹,(他们)勉强模仿圣人的语言形式,这就是道理不够却要勉强写作的文人。

C.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如果道理充分,(文章)就会驰骋于广大的天地,沉游在幽深的渊泉,没有到达不了的。

D.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于世者果敢

心胸充实写成文章就能光彩绚烂,这样世人看后才会果断勇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2)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文章都阐述了文与道的关系,欧阳修认为二者之间,道应为先。

B.欧阳修注重实践以求道,反对弃百事不关心,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C.欧阳修在书信中批评了当世学者过于追求文辞的现象。

D.欧阳修认为祖择之的文章言高趣远,议论精深,因此大加赞赏。

6.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以下试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①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②馔:吃喝。

请概括这两则内容中“孝”的内涵。春节来临,你认为践行“孝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