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入清以来,中国的货币制度是银两与制钱并行,封建性明显。鸦片战争以后,外国银元、钞票在中国境内大量流通,至清末已占市场货币总额的55.71%。19世纪中后期,世界强国普遍实行金本位制,使当时以用银为主的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1902年以来,西方列强不断要求中国“立定国家一律之国币,即以此定为合例之国币”。从1903年开始,清末币制改革提上日程。1905年以前的改革,主要以讨论为主,其焦点是统一货币铸造权和纸币发行权问题,最终成立了造币总厂和户部银行。1905年以后主要是确定本位货币等问题。由于争论不休,清政府的币制法令也迭次更改,形同虚设,各省的私铸银元、铜元乃至伪造纸币的现象也仍然有增无已。结果是币制紊乱的问题丝毫未能解决,但晚清的币制改革是中国近代货币制度改革的先声。

——摘编自刘金章、唐建字《试论晚清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清末币制改革的影响。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