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某种细菌的培养和分离过程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③表示实验过程,A1、B1、B2和B3代表平板,a1、a2、b1、b2和b3代表菌落。

(说明:平板影印指用无菌绒布轻盖在已长好菌落的原培养基上,然后不转动任何角度,“复印”至新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

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菌株的①扩大培养应选用____培养基。

(2)在A1上获得单菌落的方法是____法。已知A1的成分是:葡萄糖、NaCl、K2HPO4、尿素、水、琼脂,某同学据此得出结论:该种细菌以尿素为氮源。你是否同意该结论?____,请说明理由:____。

(3)B1~B3中添加了适宜浓度的青霉素,依图示结果,说明b1~b3具备____的特性。为研究该耐药菌产生的原因是青霉素的选择作用还是诱变作用,应选取____(A.a1  B.a2  C.b1或b2或b3  D.任意一个菌落)涂布在A2(成分与A1相同)平板中继续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影印到含相同浓度青霉素的B4(成分与B1~B3相同)平板中。若A2和B4中菌落的生长情况相似,可证明青霉素所起的是____作用。

(4)关于上述细菌培养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含青霉素的培养基无需用高压蒸汽灭菌

B.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打开超净台上的紫外灯

C.涂布分离法,单菌落更易分开,操作更简单

D.平板接种细菌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

高二生物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