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闯入者

李梦薇

娜依想要打一筐竹笋带给城里的同学尝尝鲜,走出村不远,隐约发现绿色的背景下有一堆不协调的灰色土堆。走过去发现那堆土竟然是一只野象!

野象看到她的双手向自己伸来,警惕地挪了挪身子,甚至想站起来,但它着实站不起来了。她轻言细语地对它说话,眼里尽是温暖的阳光。它感到没有威胁,渐渐变得安静了,看着她用自酿的烈性酒帮它清洗伤口,一阵穿心的痛几乎让它晕厥。她急忙安慰它,她的声音真好听,像清泉一样甘洌。它不好意思地向她眨了眨眼睛。

她给它起名札驽。转眼过了十来天。娜依和札驽已经很熟了。她就把一些小伙伴带来看札驽。开始札驽很有敌意,又踢腿,又扇耳朵,还吹鼻子吓唬小伙伴。他们给它递青苞谷和香蕉以示友好,慢慢地札驽跟他们熟了,便跟他们一起玩,帮他们采摘野果。

札驽的存在逐渐被村里的大人知道了,大人们竭力反对孩子们接近它。只有娜依总是偷跑着出去,她知道它跑得再远,都会在下午按时回到那片竹林等候着她。

札驽的食量很大,附近的森林全部被橡胶林替代了,它不得不到很远的地方觅食。一天夜晚,它饿了,把农民稻田里金黄的谷穗收割到了肚子里,整整吃了半亩地啊!从此,它喜欢上了稻米的清香。它还喜欢上了橘子的馨甜,它灵巧的鼻子一探,干净利落地取走了橘肉,橘皮依然挂在橘树上,不近看,根本不知道橘子已然只剩空壳。

有一天,天空斜飘着零乱的雨丝,村民们在札驽常出现的地方放响了爆竹,娜依在一旁听得心急如焚……

受到惊吓的札驽四处乱窜,依然不愿离去,娜依看得心疼。那天,一个村民躲在大树背后,用箭瞄准了札驽,娜依正巧碰见,疾步向札驽跑去,大喊:“札驽你走吧,快走!”一不小心脚下踩空,重重地摔下田坎。札驽慌忙向她奔来,赶走了那个村民,然后用鼻子卷起她,象鼻紧紧箍住了她的脖子,“咔嚓”一声,惨剧发生了,娜依来不及出声,在札驽善意的救助中悄然死去。

全村一下就知道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娜依的母亲哭喊着几次想冲过去,都被旁人用力按住了。“你这个挨千刀的畜生,我女儿好心救你……”

声声悲切的哭诉刺激了札驽的神经,札驽焦躁地绕着娜依一遍一遍地打转,不时用鼻子去蹭她的脸颊,试图唤醒她。人们愤怒地将石块木棒打到它的身上,它毫无知觉。最终,它意识到这个善良的女孩再也不会起来了,便发出了绝望的、海啸般的哀嚎。

娜依的母亲趁人不备,挣脱了搀扶着她的手,疯狂地跑到野象面前,抱起女儿,转身就往回跑,快得像一只麂子。札驽在村子外面整夜地怒吼着,好几户人家的茅草房在它的冲撞下纷纷倒下。家家户户只能闭门不出。

县里接到村里的求助电话后,县长亲自带着泰国的驯象师和森林警察赶往现场,驯象师使出惯用的驯象口令,札驽只是冷冷地看他一眼。

森林警察用麻醉枪麻倒札驽。札驽醒来时,脚上已被戴上了重重的铁链。任凭人们使出浑身解数,它依然一步都不动,只是不停地四处张望,它是在寻找着娜依。

几天后,一支送葬的队伍出现在蜿蜒的山路上,娜依在棺木里面容平静,送魂的歌声像是从远古飘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娜依开始救野象的时候,野象并不信任她,警惕地想站起来,后来在娜依的安慰中安静下来。

B.对娜依的小伙伴,札驽又踢腿又扇耳朵,还吹鼻子吓唬他们。这表明札驽不信任陌生人。

C.札驽之所以会去农民稻田吃稻谷,吃橘树上橘肉,是因为野象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附近的森林全被橡胶林替代。

D.札驽意识到娜依再也不会起来了,发出了绝望的、海啸般的哀嚎,表现了札驽对误伤娜依的人的愤恨。

E.小说最后写村民为娜依送葬的情形,作者以“送魂的歌声像是从远古飘来”,给文章增添了神秘阴森之感。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她轻言细语地对它说话,眼里尽是温暖的阳光。

(2)她急忙安慰它,她的声音真好听,像清泉一样甘洌。

3.小说中娜依的形象特点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闯入者”为题有什么好处?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