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瘗旅文①(节选)

正德四年②,秋月三日,有吏目③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④,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⑤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蜙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注释:①瘗(yì),埋葬;旅,旅居在外的人。②正德:明武宗年号,即公元1509年。③吏目:掌管收发文书的低级官员。④之任:赴任。⑤觇:探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有吏目    不     就问讯     有人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2)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3.下列加点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

A、予从篱落间望见   B、大道行也   C、莲出淤泥而不染   D、无丝竹乱耳
4.哪个词流露了作者对吏目一家三口的客死他乡惨剧的感情?你从中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