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①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②。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③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④,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⑤可也。”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②禽:同“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③勍(qíng)敌:强敌。④胡耇(gǒu):很老的人。⑤儳(chán):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若 爱 重 伤 则 如 勿 伤 爱 其 二 毛 则 如 服 焉。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何以战”和【乙】文中“又以告”的“以”意思相同。

B. 【甲】【乙】两文都交代了交战双方和战争发生的地点。

C. 【甲】文中的曹刿和【乙】文中的子鱼都向国君论述了对作战的看法。

D. 【甲】文中的鲁庄公和【乙】文中的宋襄公都目光短浅,但鲁庄公能接受曹刿的建议。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4.理解文段内容,用原句回答。

(1)【甲】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

(2)【乙】文中宋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

5.有老师将《子鱼论战》作为九年级学生学习《曹刿论战》后的课外拓展阅读篇目。你赞同这种做法吗?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