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由于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历史学家对同一历史事件往往有不同的历史解释,有代表性的历史解释被称为“史学范式”。在中国近代化的问题上,“冲击一回应”理论和“危崖转石”理论就是有代表性的两种“范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认为,西方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他把中国近代化的过程看成是中国对西方的“冲击一回应”过程。“冲击一回应”模式包含着这样一个假设:即中国的文化一旦形成传统,就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即使有发展,也不过是内部稍作调整,除非外来作用,否则中国难以跳出传统的窠臼。

(注:费正清,已故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国问题。)

——《九华飞(从“冲击一回应”到“中国中心观”看美国汉学研究模式的嬗变》

材料二  严复早在1896年2月与梁启超讨论变法问题时便已点破,即所谓“一思变甲,即须变乙,至欲变乙,又须变丙”。可见,基本体制的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

(注:余英时,华人历史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

——余英时《戊戌政变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三道选择题

①鸦片战争后一度盛行“西学中源说”,持该说法的学者认为近代西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古时流传到西方发展过来的。当时这一学说的出现主要是为了

A.以中国文化对抗西方文化   B.激发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志

C.反对“全盘西化”的观点   D.减少向西方学习的阻力  

②根据材料二,当时严复与梁启超讨论的话题不可能是

A.《革命军》的内容   B.反割台斗争的情况

C.社会进化论的利弊   D.孙中山的海外活动  

③中国近代变革之所以存在“一思变甲,即须变乙,至欲变乙,又须变丙”的现象,合理的解释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主导了近代经济   ②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③中国文化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④学习西方的逐渐深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请选择用“冲击一回应”理论或“危崖转石”理论解释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要求逻辑通顺,史论结合)

高三历史论述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