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是一个成长与老化的过程,但是人的生命不单纯是发育与变老的过程。一个人自出生开始,便开始学习、受到环境影响,以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存在。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对生命时间的研究大多采取儿童发展与社会化研究的路径。20世纪60年代之后,学界开始进一步超越儿童发展与社会化研究的路径,将视野放在整个生命时间中,并开始建立一些社会学式的生命时间基本命题。

第一,生命时间是以“年”作为单位加以累积和计算的。“年”本身是外在于个体的社会时间,所以当人的生命以“年”作为计算单位时,也就意味着人的生命会伴随着社会时间被放置进社会结构。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人一生中扮演什么角色,什么事能做,什么不能做,很多情况都是由年龄所规定的。年龄让人在生命时间当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被指定了各种不同的角色期待与社会位置。

第二,由于一个人的生命时间会被放置进社会结构,因此生命时间的过程不只是个体的事,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反映个体所经历的社会变迁过程。人们除了可以探讨在某一社会当中,一个人在生命时间中经历了什么转折点,或在什么阶段被指定什么样的角色规范之外,也可以从生命过程本身去反推个体当时所处的社会情境具有什么样的年龄制度,或是社会背景经历了什么样的变迁。

第三,每个人的生命时间都会与其他相关的人的生命时间联结在一起,相互影响。个体在童年所受的影响,不仅在于所处的社会背景有什么样的特征,也在于养育他的父母的生活方式。或者当儿子有了小孩,也会让父亲随之变成祖父,造就了父亲的生命时间无可拒绝的转变点。

第四,虽然生命时间处于一个既定的社会情境当中,但是个体可以在各个生命阶段当中面对不同的社会事件,通过自己的选择,在社会条件下创造自己特殊的生命过程,展现自身的能动性。主体通过反思性的意义行动,对自身生命时间进行规划、决策、实践与简历呈现,即今天一般称之为的“生平”。有意义的生平建构,通常是个体反思地回溯自己的生命时间,为了未来的生命目标,根据他所设想的社会期待,选择性地呈现出他在生命时间当中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人生经历与抉择。因此生平建构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要求与期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个体在面对社会要求与期待时,所进行的关于生命时间的主体选择和表现能力。

在这四个生命时间的社会学基本原则下,埃尔德所进行的对美国的生命时间的研究可说最为经典。他特别强调生命时间当中的“转变”与“轨迹”。转变意指事件对人生造成的转折点。轨迹则是这个转折点对以后的人生带来的持续影响。通过这些研究,他完整地探讨了幼年时期处于美国经济危机时代,其生命时间的构成会有什么不同于其他时代之处。

(摘编自郑作或《生命时间的结构性》,参见20]9年5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界对生命时间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即儿童发展研究与人的社会化研究。

B.用“年”计算人的生命,就让“年”成为了与生命个体息息相关的生命时间。

C.人与人生命时间联结在一起,考察某一人生命时间也就等于考察了其他人的。

D.生命时间对人的规范是松散的,每个人都可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平建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生命时间基本命题,采用总分结构,层次清晰。

B.命题之第一和命题之第二之间形成一个前因后果关系,逻辑性很强。

C.命题之第四是基于命题之第三的发展,强调生命互相影响势必发生。

D.命题之第四运用辩证说理,强调人对社会要求和期待并非完全被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生命时间,年龄对生命个体的社会角色和阶段任务担当具有规定性。

B.研究某历史人物,可从其生命过程中发现他所处的社会情境或社会变迁。

C.我们学会尊重生命时间,自觉接受其规范,又要善于选择自主发展路径。

D.我们要谨防“转变”发生,这是因为它对其之后人生的影响持续而深刻。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