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课文下列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王曰:“吾惛①,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②。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③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④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⑤父母,俯足以畜⑥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⑦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颁⑧白者不负戴⑨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两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

D.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2.下面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

B.本文属于对话体议论文,孟子的思想观点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透过本文,我们可以窥见先秦对话体散文之一斑。

C.本文引用缘木求鱼和邹楚之战的材料,其用意在于阐明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齐宣王有章可循

D.本文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富有故事性,使文章更加生动,而且更具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接受。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