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君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舟好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是怎样认识的?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对发展科举事业,很是自负。有一次,他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2)科举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从材料看,这种制度下谁收益最大?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什么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材料三: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4)《步辇图》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作者正是唐朝有名的画家,他是谁?禄东赞朝见唐太宗后,唐太宗将谁嫁给了松赞干布,促进唐与吐蕃的交流?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本人被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奉为什么?

材料四:贞观初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5)材料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地点是今天的哪里?

(6)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学习,你认为唐太宗还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