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

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

——摘自毛泽东写的《别了,司徒雷登》

材料二  25年前我们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由于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向我们挑战。当然,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超过别国,处于世界第一。事实上,美国当时的生产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惟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已经不再是力量超群的世界强国,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所以现在我们有三个力量中心——美国、西欧和日本。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地位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972年访问中国)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指什么,“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后”,对中国采取怎样的政策?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什么外交政策?(7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与另外两个力量中心在二战后的关系。(8分)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尼克松访问中国的背景。(8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二战后到70年代末的对外政策。(3分)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