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二下图漫画为《剪刀差》(一边为很多农民,一边为机器和炮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材料三斯大林去世后,历史再次为苏联提供了改弦更张的机遇。赫鲁晓夫等一代苏联新领导人试图抓住这次机遇,实现对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改革。但是,在苏联党内固有的保守势力和外部(主要是中国)强大的反对力量的合击下,赫鲁晓夫的改革归于失败。此后,以勃列日涅夫为代表的传统势力把斯大林模式推向极端,终于导致苏联这条社会主义航船驶入了死胡同。当苏联满身创伤的社会主义肌体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戈尔巴乔夫试图下重药开刀治疗,结果病人就死在了手术台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邓小平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的特点和成因。

(3)材料三中“结果病人就死在手术台上”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病人的死因有哪些?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