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因时代不同,国情不同,各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亦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7世纪的英国,议会战胜了国王,结束了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君主制,代之以建立在宪法原则上、受到议会制约的一种新型君主制。18世纪后期,北美大陆上矗立起一个共和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实行共和政体,开创了现代政体的另一种形式。

--岳麓版教科书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四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曾写道:同治初年(19世纪60年代初),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民主政体?(2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两件事有何共同作用?(3分)

(3)从材料四俾斯麦的话里可以看出,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学习”的结果如何?(3分)

(4)梁启超引用俾斯麦的话的根本意图是什么?(1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