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为灾也。

秋,会于阳谷,谋伐楚也。

齐侯为阳谷之会来寻盟。冬,公子友如齐莅盟。

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祥。”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年、四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子友如齐莅盟                      如:前往

B.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                  囿:园林

C.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以:因为

D.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之:的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齐侯攻打其他国家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                  ②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③尔贡包茅不入                        ④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⑤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⑥昭王南征而不复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国想通过讨伐郑国来要挟,让郑国忘恩负义,但是孔叔看出了其中的玄机,不让郑伯和楚国讲和。

B.楚国的第一个使者承认没有按时给周王送贡品的罪过,但也不明白昭王的死和楚国是否有关系。

C.齐桓公讨伐蔡国,表面上是他和蔡姬夫妻之间事情的一个了断,实际上是以伐蔡为名向楚国炫示武力,一举服楚。

D.楚成王先派无名使者、后遣大夫屈完探诸侯之师的虚实,面对管仲和齐桓公的软硬兼施,使者不卑不亢,见机行事,避免了战争发生。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