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淬炼智慧的火花》,完成题小题。

淬炼智慧的火花

①瞬息爆发的闪电,可以照亮静谧的夜空;突然萌生的灵感,激发人们创作不朽篇章。在科学研究领域,偶然迸发的智慧火花,往往能催生意想不到的创新。

②回溯科技史,那些曾经点亮文明星空的光亮,至今令人难忘。阿基米德发现浴盆里的水因自己坐入而外溢,顿悟测量王冠中黄金成分的办法,提出浮力定律;瓦特看到壶盖被水蒸气推开,脑海中闪过电光火石般的灵感,继而开创了蒸汽时代。不少真理的探索、创造的诞生,看上去竟然得益于偶然事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想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只需等待偶然迸射的智慧火花呢?

③其实不然。智慧之火花,恰恰是长期砥砺实践的结晶。马克思曾对此作过一个比喻,“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例,以往人们总是把它和苹果落地的偶然性联系在一起。其实在这之前,伽利略、开普勒就分别在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领域研究出了斐然成果。“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继承前人成就,悉心钻研力学与天文学,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日渐深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苹果落地的现象才会在他的心中激荡起涟漪。           。  

④伽伐尼发现电流的故事,令人深思。一次,他无意中把一只解剖的青蛙放在静电机旁的桌上,一位助手用解剖刀触及蛙腿的神经时,发现蛙腿突然收缩,另一位助手则发现静电机突然放出火花。面对奇特未知的现象,助手们也只是感到惊讶而已,但博学多才的伽伐尼却被其中的奥妙紧紧攫住。从此他锲而不舍地钻研,终于为电流和电池的研究开辟了道路。现实中,从火花到燃烧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如果自身不是可燃体,即便四周火花飞溅,也无法持续释放光与热。智慧的火花来之不易,只有及时为它添火加柴,才能点燃梦想和希望,照亮探索科学真谛的道路。

⑤“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点燃智慧的火花,还应保持敏锐,葆有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正因此,面对稍纵即逝的灵思妙想,不少人的办法是“先捉住、再消化”。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总是随身带着小本子和笔,随时为作诗储备矿藏;发明家爱迪生,经常记录新鲜题目和见解,然后再回过头来翻阅、思考。苏东坡诗云:“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捕捉智慧的火花并非易事,这离不开枕戈待旦的警觉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⑥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从经年累月的潜心钻研、电光火石的灵感乍现到熊熊燃烧的智慧火焰,人类取得的累累硕果背后,都历经了一番煅烧、冶炼的过程。笃信实践出真知、勤奋出灵感,积蓄沉潜的韧劲儿,智慧的火花必能在我们身边频频闪耀。

                 (来源:人民网)

注释:

淬(cuì )炼:指反复经受考验,磨练。工艺中,淬炼即把加热至红热的金属(如钢)立刻浸入冷水,增加物体的强度和硬度,减小物体的韧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我)急忙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歌,恐怕稍有延迟,那清丽的景色便从脑海中消失,再也难以描摹。

1.文章作者针对“淬炼智慧的火花”的观点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请结合文本有条理地阐释。

2.在第③段结尾横线处填入总结性语句。

3.从下面所给材料中任选一项,说说它可以证明本文的什么观点,并结合该材料阐述理由。

A. 李冰,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都江堰的河工技术竹笼也与李冰的一次深入基层,了解民众疾苦有关。一次,李冰到都江堰灌区走访,坐在河边与一位洗衣妇女摆龙门阵。突然一个大浪打过来,放在洗衣妇女旁边水中的竹篮被水冲得东倒西歪,眼看就要被冲走,李冰正准备帮洗衣妇提起来,只见洗衣妇不慌不忙的从水中摸了一个鹅卵石,放在篮中,然后无论水怎样冲,竹篮都稳稳当当的在那里。李冰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回去之后,命人编织了竹笼,然后往里面填充了卵石,用以隔水截流,效果非常好,这就是后来被长期沿用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竹笼技术。

B. 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从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天起,创新就已经深深烙入袁隆平的人生信条里。1960年7月,一株“鹤立鸡群”的高产异型稻株,吸引了湘西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的目光。第二年春天,他把变异稻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这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就像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了航标一样,袁隆平立即把科研的重心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袁隆平的智慧火花在那一刻点燃。多年后,他的弟子说,“袁老师绝不是第一个见到异型稻株的人,但却是第一个找到其本质规律的人。也正因为他敢于打破常规,才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