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也。其冬,予客过池,而予记之。

君之治堂,易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寒暑。辟而之,则旧圃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君于是退处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

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其应无,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然及其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

今君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

(选自曾巩《思政堂记》,有删节)

(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吕公著尝告神宗,以巩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以是不大用云。

(选自《宋史·曾巩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予记之       属:请托        

B.辟而之        即:走近

C.其应无        方:方法         

D.安石声誉未     振:(引起)震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      于其身也,耻师焉

B.少王安石游           臣尝从大王燕王会境上

C.施用素学,修其政       日削月割,趋于亡

D.自以为不足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第①段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点明了“思政堂”的由来、位置,并交代了写作的缘由。着意突出“思于此”三字,为后文议论铺垫。

B.甲文中第②段首句从“治此堂”说开去,末句的“则”字总结概括“思政堂”的本心,文意由“治堂”写到“治民”,题旨随之得以揭示。行文多神采颇耐读。

C.甲文中第③段归结于“思”与“行”的联系,笔触仍照应第一段的“思之于此”。争端虽纯然说理却不觉空泛,隐含着对王君“治堂”、“治民”的又一次肯定。

D.乙文中曾巩认为王安石虽然敢作敢为,但是难于改过:吕公著认为曾巩为人行义不如治理政事,治理政事不如做文章:因此两人不被朝廷重用。

4.下列选项中,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B.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C.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D.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8分)

(1) 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4分)

(2) 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6分)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