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材料四: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军校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所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在哪儿?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进行武装抵抗第一枪”的是指哪一事件?为纪念这一事件,哪一天被规定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3)根据材料三回答,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万里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哪次会议? “万里征途”的传奇性故事中最能表明哪一支革命力量不可战胜?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