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1980—1982年农业生产统计表

(1)材料一这份看似有点悲壮的协议书是哪个村庄的村民立下的?

(2)材料二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民为什么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4)材料一中这份协议书与材料二中的这个顺口溜和材料三中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