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1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马说》)

(二)工之侨得良桐焉,斫①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日:“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②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日:“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日:“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③之山,不知其所终。 (节选自《郁离子•良桐》)

【注】①斫:砍削、雕刻,在这里指制作。②古款:古代的款识,原指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③宕冥:高远幽深貌。宕冥之山,为作者虚拟的山名。

1.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见:才美不外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B.临:执策而之/把临风(《岳阳楼记》)

C.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衣所安(《曹刿论战》)

D.得:且欲与常马等不可/所识穷乏者我与(《(鱼我所欲也》)

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3.从语段(一)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摧残的原因有哪些?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至少答出两点)(2分)

4.语段(一)和语段(二)的意义是否相同?请结合情节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3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