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寒山转苍翠②,秋水日潺湲③。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④。

渡头余落日⑤,墟里上孤烟⑥。

复值接舆醉⑦,狂歌五柳前⑧。

【注释】①辋川: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②苍翠:深绿色。③潺湲(chán yuán ):水流动的样子。④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⑤渡头:渡口。⑥墟里:村落。孤烟:炊烟。⑦接舆:春秋时代楚国狂士。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⑧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自比。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

B.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C. 颔联和尾联写人,这两联对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形象的刻画是孤立进行的。

D. 倚仗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描绘山景。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B. 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抒写出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C. 诗人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着一“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D. 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也表明了诗人对其放荡行为的不满。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