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他看不到中国民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抗日潜力,而且总害怕民众力量起来会威胁他们的统治。而离开民众的力量,面对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远较中国强大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自然会怀着很大的恐惧感,觉得根本无力同它相抗衡。因此,他一直希望日本的侵略能够适可而止,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期待国际社会能对日本实施约束,使局势不至于进一步恶化。

1935年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由于贵州地方势力派首领王家烈用广东、广西暗中成立“三省互助联盟”,特别足同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关系更为密切。蒋介石在日记中,还一再称他的部下为“桂逆”,写道:“桂逆乘机捣蛋也。”又说,“桂逆阴谋愈急,诚不可理喻也”“倭桂粤志(在)积极谋乱,无或变更,反而变本加厉也。”因此,他防桂系之心,不在“追剿”中央红军之下,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状况,却是事实。

——摘编自《七七事变前蒋介石对日政策的演变》

(l)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策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攘外必先安内”的危害。

高三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