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理解(共61分)

(一)阅读杜审言《渡湘江》一诗,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迟日:春日的太阳。湘江:位于湖南,江水由南向北流入洞庭湖。

⑴诗中的“悲”“愁”情绪,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请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2分)

⑵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行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

B.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

C.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

D.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

⑶诗歌三四句分别展示了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这样相对照的描写凸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因素?(3分)

八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