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按要求答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11)

1.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在治国的三个条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中,老百姓信任是最重要的。

B.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靠杀戮,而应该讲究道德教化,以身作则引导百姓向善。

C.孔子以“风”和“草”的关系作比,说明统治者不能高高在上,欺压百姓。

D.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建立正常的秩序,从国君到臣民都应该自觉地讲究礼节。

2.上面选段不同的回答中分别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请概括。(3分)

高一语文文学作品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