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王安石见其《诗义》,补国子直讲,改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既而恶之。

神宗用汝砺为监察御史里行。首陈十事:一正己,二任人,三守令,四理财,五养民,六振救,七兴事,八变法,九青苗,十盐事。指挝利害,多人所难言者。及王中正与李宪主西师,汝砺言不当以兵付中人,因及汉、唐祸乱之事。神宗不怿,语折之。汝砺拱立不动,伺间复言,神宗为改容,在廷者皆叹服。

元祐二年,召为起居舍人。时相问新旧之政,对曰:“政无彼此,一于是而已。今所更大者,取士及差役法,行之而士民皆病,未见其可。”逾年,迁中书舍人,赐金紫。会知汉阳军吴处厚得蔡确安州诗上之,傅会解释,以为怨谤。谏官交章请治之,又造为危言,欲置之法。汝砺曰:“此罗织之渐也。”数以白执政,不能救,遂上论列,不听。谏官指汝砺为朋党,及确贬新州,又须汝砺草词,遂落职知徐州。初,汝砺在台时,论吕嘉问事,与确异趣,徙外十年,确为有力。后治嘉问它狱,以不阿执政,坐夺二官。至是,又为确得罪,人以此益贤之。

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有狱当贷,执政以特旨杀之,汝砺持不下。执政怒,罚其属。汝砺言:“制书有不便,许奏论,法也。属又何罪?”遂自劾请去,章四上。诏免属罚,徙汝砺礼部,真拜吏部侍郎。

哲宗躬听断,修熙宁、元丰政事,人皆争献所闻,汝砺独无建白。或问之,答曰:“在前日则无敢言,于今则人人能言之矣。”进权吏部尚书言者谓尝附会刘挚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行章数上又降待制知江州至郡数月而病卒年五十四

(节选自《宋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进权吏部尚书/言者谓尝附会/刘挚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行/章数上又降/待制知江州/至郡数月而病卒/

B.进权吏部尚书/言者谓尝附会刘挚/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行/章数上/又降待制/知江州/至郡数月而病卒/

C.进权吏部/尚书言者/谓尝附会刘挚/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行章/数上又降待制/知江州/至郡数月而病卒/

D.进权吏部/尚书/言者谓尝附会刘挚/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行章/数上又降待制/知江州/至郡数月而病卒/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人”是指宦官,即旧时宮中侍奉君王及其家属的官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古代时有宦官擅权乱政。

B.“谏官”是指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如御史、谏议大夫等,古代较著名的谏官当属唐王朝的魏徵。

C.“疏”即奏章,是臣子向帝王呈递的意见书,也被称为“奏疏”,与 “表”陈情为主不同,“疏”以奏事为主。

D.“礼部”是官署名,北周时有此名,隋唐后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掌礼仪、祭祀、贡举、司法等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彭汝砺敢于进言,指陈时弊。宋神宗任命彭汝砺为监察御史里行,彭汝砺首先陈述十件事,指陈时政利弊,他指出的多是朝中大臣所难言的事。

B.彭汝砺坚持原则,以史忠谏。宋神宗让宦官王中正带兵,彭汝砺表示反对,认为此举不当,并以历史警示,连续进言,直到宋神宗改变了态度。

C.彭汝砺为人坦荡,君子风范。彭汝砺因与蔡确意见不一被他排斥而外任十年,在蔡确被构陷时他不计前嫌,以致被人诬为蔡确同党而被贬徐州。

D.彭汝砺依法办案,断狱有方。执政大臣干涉彭汝砺审理的案件,要求处死犯人,而彭汝砺坚持应依法宽恕,最终,皇上下诏令免除了犯人罪责。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