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甲】捕蛇者说(节选)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坨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zhi)之,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扶着车轼。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而乡邻之生日蹙(窘迫)   B. 以尽吾齿(牙齿)

C. 又安敢毒耶(怨恨)   D. 何为不去也(离开)

2.下列选项中的“之”与其它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悍吏之来吾乡   B. 今以蒋氏观之

C. 谨食之   D. 使子路问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蒋氏大戚”的原因是作者说要“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蒋氏的乡邻“号呼而转徙”的原因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B. 【乙】文“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的直接原因是妇人之舅、夫、子均死于“猛于虎”的苛政。

C. 【甲】文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说明“苛政”害民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从来如此。

D. 【乙】文中妇人一家有三口人被老虎吃掉却不搬家的原因在于“苛政猛于虎也”。

4.句子翻译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小子识之,苛政猛子虎也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