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通电》部分内容)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近来国际形势剧变,相互勾结,以我国家民族为牺牲。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于此时艰,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齐心抗战?乃前方之守土战士浴血杀敌,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自上海爱国冤狱爆发,世界震惊,举国痛愤。爱国获罪,令人发指!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陈辞,累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作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围绕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日本等国的势力、英美等国势力、国民党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及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表态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请你指出其中一种势力或其他势力的态度并进行合理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