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尚文,字周卿,幼颖悟,负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凡文武仪仗、服色差等,皆文掌焉。七年春二月,朝仪成,百官肄习,帝临观之,大悦,遂为定制。十七年,出守辉州。怀孟民马氏、宋氏,诬伏杀人,积岁狱不能决,提刑使者命文谳以论报。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两狱皆释。

二十二年,除御史台都事。行台御史上封事,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太子闻之惧,中台其章不发。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钱粮,而实欲发其事,乃悉拘封御史台吏案。文拘留秘章不与,答即古闻于帝,命宗正薛彻干取其章。文曰:“事急矣!”即御史大夫曰:“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且答即古乃阿合马余党,赃罪狼籍,宜先发以夺其谋。”大夫遂与丞相相议,即入言状,帝震怒曰:“汝等无罪耶?”丞相进曰:“臣等无所逃罪,但此辈名载刑书,此举动摇人心,宜选重臣为之长,靖纷扰。”帝怒稍解,可其奏。既而答即古受人金,与其党竟坐奸赃死,其机实自文发之。

元贞初,拜中台侍御史。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劾江浙行省平章不法者十七事,制遣文往诘之。左验明著,犹力争不服,文以上闻;平章乃言御史违制取会防镇军数。成宗命省台大臣杂议,咸曰:“平章勋臣之后,所犯者轻,事宜宥;御史取会军数,法当死。”文抗言:“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廷辩数四,与省台入奏,帝意始悟,平章、御史各杖遣之。其守正不阿类如此。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台其章不发        秘:隐藏

御史大夫曰        白:禀告

靖纷扰            庶:希望

与其党竟坐奸赃死     论:判处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尚文“守正不阿”的一组是(3分)

①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  ②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 

③文拘留秘章不与  ④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 

⑤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  ⑥平章、御史各杖遣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文少有大志,才干突出,早年主持了朝廷礼仪的制定,确定了文武仪仗及各级官员的朝服颜色,很多规则后来成为朝廷定例。

B.尚文一生为官处处为民着想,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他都敢于革除积弊,在任侍御史时,就参劾浙江平章十七件违法害民之事。

C.尚文为人正直,敢说真话,在任御史台都事时,有人想利用一篇奏章打击一批人,尚文看清他们的阴谋,向上级说明事情真相。

D.尚文在与答即古阿散集团的斗争中,洞察事情的真相,机警灵活,先发制人,表现了一个成熟富有经验官员的警醒与果断。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5分)

(2)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钱粮,而实欲发其事。(5分)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