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 年以来,在东亚大陆繁衍生息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开始面临西方入侵这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直接导致了两大历史后果,一是在坚船利炮的威胁和凌辱下,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二是在“睁眼看世界”的震惊与觉醒中,传统中国开始发生“新文明裂变”。

——《任仲平: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

材料二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与一衣带水的日本都兴起了一场维新运动。它们都是一场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欲使国家走向世界,实现工业近代化,以发展经济、求富求强的变革运动。所不同的是,经过这场变革运动,日本从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初步变成一个近代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中国却没能使经济走向近代化,没能使这古老的中华民族起飞。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材料三  他(康有为)的激进改革是一次挽救清王朝的勇敢尝试,但它也标志了与19世纪60 年代自强运动开始的渐进变革总趋势的突然断裂。变法明显的远远超越了它的时代。鉴于王朝全面的衰落和老化,人们怀疑,即使变革得以全面实施的话,康的计划是否能挽救得了它。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有哪些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日近代改革的异同,并简述原因。

(3)材料三中的“激进改革”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康的计划”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示意图反映了哪些变化趋势?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化探索与民族独立的关系。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