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当时他们没有声音,但一旦改革失败,他们就会表现出一股很强的义愤。“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其实是叫好的,他们都认为国家杀了奸臣.对老百姓而言,康梁就是奸臣。在这里,我们也必须提到另一个问题:对于变法来说,启蒙可能是一个方面,而文化的改造一直会是个难题.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变法取向。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1)材料~中的“改革”指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史实共同表明近代中国探索民主道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