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①而体弱通侻②,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注:①貌寝:谓貌负其实,丑也。②通侻(tuō):简易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谦弗许,以疾                 免:免官

B.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          规:效法

C.观人围棋,局坏,粲为之。         覆:覆盖

D.性善算,作算术,尽其理          略:全部
2.以下名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粲才学过人的一组是

①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②举笔便成,无所改定。③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④博物多识,问无不对。⑤作算术,略尽其理。⑥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有关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年纪轻轻却受到大学者蔡邕的破格礼遇,原因除了王粲才学过人,更重要的是显赫的家庭背景。

B.王粲有识人之明。尽管因为他相貌丑陋而且做人不拘小节,在荆州没有得到刘表的重用,但他对刘表的评价却是入木三分,非常合乎实际的。

C.王粲记忆力过人,不但对只看一遍的碑文过目成诵,甚至别人打乱之后的棋局,他也能一子错地重新摆出来。

D.王粲文思敏捷,下笔成文,以至于别人常常以为他是事先打好了腹稿才写的,但是,别人即使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笔,再反反复复地推敲字句,也不能超过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2)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