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颁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材料二  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铁道法”,制订了“国营铁道于不损主权及利权范围内得借外资”的原则。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举借公债筹措铁道建设资金。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本期修筑的新路主要有,中央与地方合营的浙赣路,省营的杭江路及同蒲路,商办的江南路和淮南路、因国防军事原因赶修的苏嘉路。完成长江渡轮工程,使沪宁路与津浦路相接,便利长江南北的经济沟通。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  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下表是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

历史资枓

1878 年

清政府在唐山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1878 年

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1895 年

维新派在北京成立强学会,领导政治活动“公车上书”

1895 年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897 年

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后出版译著《天演论》

1912 年

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1917 年

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1917 年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919 年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24 年

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XX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要求:论题明确,提取材料信息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1)表现:①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②改进耕作技术;③兴修农田水利;④重视农时;⑤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原因:①人多地少;②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③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2)特点:①政府制订计划建设②颁布法规、条例保障;③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④新建与改旧结合,并完善道路的配套设施;⑤中央与地方、公营与民营相结合;⑥成效显著,意义重大。

(3)从经济、政治、思想近代化中任选一主题作答即可。

答案一:

主题: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历程。

论证:①清政府在唐山创办开平矿务局,创办洋务运动民用工业,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②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③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④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黄金时期。

答案二:

主题: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历程

论证:①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中国开始政治近代化的探索。②清帝退位,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③北京青年学生掀起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答案三:

主题: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思想近代化历程

论证:①严复创办《国闻报》,维新派人士通过创办近代报刊、学会、学堂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的开展。②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③孙中山北上宣传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纲领,推动了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精耕细作的表现方面主要从生产工具、耕作技术、严格遵照农时、重视农业经验的推广等方面进行归纳。主要原因要从小农经济自身的特点、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等方面进行论述。

(2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主要从政府制定规划、资金来源多渠道、新建铁路和原有旧铁路相结合、中央与地方、公营与民营相结合等方面多角度分析。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但在回答时要抓住““京津冀地区”这个地理范围的限制,在这个地理范围内寻找相应的史实进行解答即可。

【题型】连线题
【适用】一般
【标题】【全国百强校Word】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材料二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

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一些人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高二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