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日:“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蔡伯坚             师:以……为师

B.弃疾间与之            游:游玩

C.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丐:给予,给

D.司农主簿             迁:升职或调动官职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有勇有谋的一项是(   ) 

①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②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

③即众中缚之以归  

④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嫉恶如仇,早年未南归时,曾劝友人义端归顺耿京,后义端叛逃,辛弃疾追杀之,不念旧情。

B.在耿京授意下,他奉表归宋,受到高宗召见,高宗嘉奖了他,并以节度使印告召耿京。

C.叛徒张安国等人杀耿京投降金兵,辛弃疾急约友人王世隆、马全福直奔金营,于百万金兵中生俘张安国等,处置了叛徒。

D.提点江西刑狱时,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受皇上嘉奖后调京西任官。

4.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

(2)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