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玚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玚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玚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及王琳入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玚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千馀口。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馀楼。时玚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玚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玚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玚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及闻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玚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高宗即位,以玚功名素著,深委任焉。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玚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后主嗣位,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后主频幸其第,及著诗赋述勋德之美,展君臣之意焉。又为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如故。玚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玚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以年老累乞骸骨,优诏不许。祯明元年卒官,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陈书·列传·卷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

B.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

C.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

D.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翰,指书牍文扎。翰,可指毛笔或文章,“翰林”即可指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B.矫授,指矫诏授官。矫诏也称矫制,指假托君命行事,出于歹意矫诏者会获罪。

C.嗣位,指继承君位。“履至尊”“登九五”“践阼”等词都可指帝王登基即位。

D.释典,指佛教典籍。著名的佛典有《金刚经》《南华经》《心经》《坛经》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玚指挥有度,抗敌有功。北周军队日夜攻打郢州城,纵火烧城。孙玚率军登城把守,他亲自抚慰巡视,敬酒劝食,深得军心,周兵终不能破内城。

B.孙玚审时度势,率众归降。他曾受王琳上表推荐做戎昭将军、宜都太守,后又被王琳征召任职,王琳兵败后,他尽占长江中游之地,最终归附陈朝。

C.孙玚颇受恩宠,屡得封赏。高宗因他功绩名望一向显著,对他非常信任倚重。晚年他以年老的理由请求辞官,后主下达褒奖的诏书,对他加以挽留。

D.孙玚博学多才,颇受赞誉。后主多次到他的宅邸,品鉴他呈上的叙述功勋恩德的诗赋,赞赏他能守臣节;他关于佛学经义的看法也很受僧侣们敬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王琳入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

(2)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