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小题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①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 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 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 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 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 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或曰:“造辟②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今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 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选自《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欧苏古文派”,有删改)

注释:①亮:同“谅”,忠信。②辟:君主、国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则思唐之所以                   治:太平

B.而始郑公不在世                 恨:遗憾

C.成区区之小                    让:礼让

D. 非其史之                遗: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渊源皆出于此也                             皆出于此乎?

B.夫君之使臣,臣之事君者何                    失其所,不知

C.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其书可见也            愿十五城请易璧

D.造辟言,诡辞而出                          吾尝终日思矣

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立论明确,并以史实为证反复论说了什么是真正的“治国”之道。作者指出“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太宗能纳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B.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论题进行了阐述,既列举了魏征、伊尹、周公等人作为正面例证,亦举了桀、纣等君王作为反面例证;既从为臣的角度谈进谏,亦从君王的角度谈纳谏。

C.《春秋》记史的原则是替君主、父母、贤德的人掩饰、隐瞒他们不好的行为,这种记史的方法,被称为 “春秋笔法”。大臣焚烧自己谏稿的行为是符合“春秋笔法”的精神的。

D.作者赞扬了魏征,并明确提出了公开诤谏内容以“告万世”的主张,这种行为无疑是正确的,但客观上将会暴露封建帝王的缺点与过错,这在当时无疑要担当一定的政治风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创)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划线处断句(3分)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菜根谭》)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