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________的影响显然不局限于与严复同时期的康、梁等人,此书对晚一辈的鲁迅,胡适,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都大有启发。除了对杰出人物的影响,此书也被当作启蒙教材而步入学堂。“物竞天择”与“适者生存”二词更常常被用来命题作文。

——王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横线处应该填写的书名。除材料一中的进步观点外,请再说出一个该书的进步观点。

(2)材料一说“此书也被当作启蒙教材而步入学堂”,清朝时学校主要以什么为教材?依据材料一中“此书”对“杰出人物的影响”,说出该书对哪些政治运动或革命产生了影响?(说出两个即可)

(3)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庚子、辛丑”是两个连续的年份。这里的“庚子”是指哪一年?请说出材料一中“鲁迅”的一部主要作品。

材料二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是毛泽东。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4)材料二中说道“1946年爆发的内战”,那么,国民党对哪个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5)依据材料二,归纳说出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两条以上)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