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在华洋杂处的通商口岸,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纷纷仿照洋人穿起了西服、西裤,着西装的留洋学生也多起来了。清末民初,有人穿着西装祭拜孔子,有人着长袍戴礼帽,女扮男装也成为一种时尚。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材料二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条例》,其后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材料三  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电影《难夫难妻》上演,他以潮州的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讽刺旧式婚姻压抑人性和虚伪丑恶。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该片主旨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

(1)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

(2)材料三中相关电影素材的出现与材料二反映的内容有何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因素。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