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题文)材料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参加农民起义以来,李自成在各地流动作战,并无固定的据点和严密的组织,也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战斗目标。他在河南聚众获胜后,军中文士牛金星与李岩向李自成献策,提出均田免粮的战斗口号。均田免粮这一朴素的口号,恰好反映了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极大地便利了农民军的发展。李自成还提出农民军平买平卖的口号。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取代明朝而处于四面受敌的被动地位。特别是北面的清国和江南的明室残余,构成了夹击大顺的严重形势。北京城内的大顺政权正忙于筹备李自成做皇帝的登基大典,军士们则竞相追赃积财,准备还乡。大顺强敌压境,而军心涣散,失败不可免了。

——整理自《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自成“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口号的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