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日:“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嫠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行金万斤于魏

B.夫人具语平原君        负魏王而救赵,称平原君

C.魏王闻其毁           夜出兵东伐魏

D.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和“名冠诸侯不虚”的一组是

A.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           公子乃谢夫人去

B.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

C.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D.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       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公子听说有两个隐士分别躲在赌博馆和豆浆店里,就想见见他们;可这两个人瞧不起公子,不愿见面。但公子还是找到其中一人,两人一见如故。

B.面对平原君的鄙视,魏公子用假装要离开赵国的办法迫使平原君很快向他道歉并坚决挽留;除此之外,魏公子还特别能借题发挥,善于宣传自己,以至天下有本事的人都纷纷前去投奔。

C.毛公、薛公的成功劝谏,最终成就了魏公子忠君报国的美名,同时也充分说明魏公子“仁而下士”赢得了人才们的忠诚。

D.魏公子之所以最后被免去上将军一职,从根本上讲是秦国的反间计太厉害,太巧妙,以致“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