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府召  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

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

材料二   民主德国经济的增长率从1984年的5.5%下降到1989年的2%,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非常紧缺,买汽车必须提前十年预定。统一社会党控制一切,历史上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联盟政策”形同虚设,自我监督机制失去效力。在200人逃向西德后,东德于1961年开始修筑“柏林墙”,者严重伤害了德意志人民的感情。而联邦德国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其国家法律一直称“基本法”而不是宪法,从而为重新统一德国留有余地。1989年11月,民主德国开放柏林墙,两天内400万东德公民进入西德。1990年,民主德国降下自己的国旗,两德统一。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注: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随着“冷战”加剧,1949年,德国被分裂,在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又称东德),英法美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又称西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

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0年两德统一的背景。

(3)历史上德国曾两次实现统一,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统一的共同之处。

高一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