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萧撝(huī)字智遐,兰陵人也。梁武帝弟安城王秀之子也。性温裕,有仪表。年十二,入国学,博观经史,雅好属文。在梁,封永丰县侯,邑一千户。初为给事中,历太子洗马、中舍人。

魏恭帝三年,出为上州刺史。为政仁恕,以礼让为本。尝至元日,狱中所有囚系,悉放归家,听三日,然后赴狱。主者固执不可。撝曰:“昔王长、虞延见称前史,吾虽寡德,窃怀景行。导民以信,方自此始。以之获罪,弥所甘心,幸勿虑也。”诸囚荷恩,并依限而至。吏民称其惠化。秩满当还,部民李漆等三百余人上表,乞更留两载。诏虽弗许,甚嘉美之。

及撝入朝,属置露门学。高祖以撝与唐瑾、元伟、王褒等四人俱为文学博士。撝以母老,表请归养私门,曰:“臣闻出忠入孝,理深人纪;昏定晨省,事切天经。伏惟陛下握镇临朝,垂衣御宇,孝治天下,仁覃草木。是以微臣冒陈至愿。臣母妾褚年过养礼,乞解今职,侍奉私庭。伏愿天慈,特垂矜许。臣披款[注]归朝,十有六载,恩深海岳,报浅涓埃。肆师掌礼,竟无称职;淅隈督察,空妨能官。方辞违阙庭,屏迹闾里,低佪系慕,恋悚兼深。”高祖未许,诏曰:“开府梁之宗英,今则任等三事。所谓楚虽有材,周实用之。方藉谋猷,匡朕不逮。然进思尽忠,退安侍养者,义在公私兼济。岂容全欲狥己,亏此至公,乖所望也。”寻以母忧去职。

天和六年,授少保。建德元年,转少傅。后改封蔡阳郡公,增邑通前三千四百户。二年卒,时年五十九。高祖举哀于正武殿,赐谷麦三百石、布帛三百匹,赠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少傅、益新始信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谥曰襄。撝善草隶,名亚于王褒。算数医方,咸亦留意。所着诗赋杂文数万言,颇行于世。

(选自《周书·列传第三十四》)

[注]披款:表露诚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岂容全欲狥己,亏此至公,所望也       乖:听从

B. 博观经史,雅好文                属:写作

C   寻以母去职                    忧:父母丧

D. 悉放归家,三日                  听:听凭、任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萧撝“性温裕”的一组是(3分)(     )

①博观经史,雅好属文 

②为政仁恕,以礼让为本

③尝至元日,狱中所有囚系,悉放归家,听三日,然后赴狱

④秩满当还,部民李漆等三百余人上表,乞更留两载

⑤寻以母忧去职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撝在梁、魏两个朝代都得到重用,在梁朝从任“给事中”开始,分别做了“太子洗马”、“中舍人”,魏朝最终被封官为“蔡阳郡公”。

B.萧撝曾以母亲年老,上表请求回家孝养老母,高祖没有同意。后来,母亲去世,他才辞去任职。

C.萧撝在上州刺史官位上任职期满,三百多百姓上表,请求朝廷让萧撝再继续任职两年,皇上同意,并下诏书对他褒奖。

D.萧撝博览群书,在写作、书法上成就突出,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所涉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披款归朝,十有六载,恩深海岳,报浅涓埃。(5分)

(2)撝善草隶,名亚于王褒。算数医方,咸亦留意。(5分)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