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1分)

材料一  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4分)分别指出两场改革在建立社会公正秩序方面的不足之处。(2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甑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2分)

材料四  长时问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3)用史实说明材料四中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的两种观点的理由(4分)

材料五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制。

(4)据材料五概括卢梭的思想,并说明卢梭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是怎样得到实践的。(5分)

材料六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5)据材料六,为什么说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2分)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