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楹联尤增山水秀

①楹联,又名对联,也叫联语,一般称之曰对子。它是我国文艺百花园里一种用精炼和优美的对偶句构成的特殊文学形式;是一种意蕴丰富、对仗工整、平仄和谐的诗;也是一种借“题以发之”用来论古今、记故实、抒情怀及描绘祖国壮丽景色的山水包装。

②郭沫若在《游漓江》一诗中写道:“江是青罗带,山是碧玉簪,舟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看,他把江山如画描写得多直截了当。然而,也必须指出:作为自然形态的山山水水,无论它如何壮美,毕竟这一存在于三维空间的立体画,总不免带有直观性、表面性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自然景观尚需要借用诗词、散文、楹联、题刻等多种文艺形式来点化、描摩、阐释、评价……也就是所谓要“题以发之”。对这一点,宋人岳阳郡守滕子京在写给《与范经略求记书》中讲得很清楚。他写道:“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他认为:秀丽山川只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载体,只有人文精神与之结合,才能使之获得永久的生命,才不致于因自然的、人为的破坏、摧毁而消失。滕子京提出的自然景观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这一见解,是他对于山水建设思想睿智之光的灿烂闪耀,对我们今天旅游景点的建设与开发,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③楹联,是一种短小的文学形式,用它来点染山水,不会喧宾夺主,又能起到点化、衬托山水之美的作用。所以,用楹联来包装山水,是我国造景艺术的一个突出特色。中国之所以注重用楹联来包装山水,还有另外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中国文字可以竖写(西方国家的拼音文字只能横写);二是中国文字的书写——正、草、隶、篆乃是一种书法艺术,特别是行书、草书,飞龙走蛇,铁画银勾,可供欣赏;再加之,楹联可以用虚实相生、今古连接、远近相携的手法,情意无穷地绘制出实景中所没有的景外之景,用来着力表达山水之表象所不能显示的有关人和事、意和理、情和趣……所以,用楹联对山水进行“题以发之”, 既可以使楹联借山水之美而溢彩,又可以使山水因楹联之包装而增色,二者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④具体来说,作为山水包装的楹联这一文学艺术形式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主要原因,是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价值。

⑤楹联可以向人们提供审美提示,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祖国的壮丽山河,是一种自然形态的客观实体。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到一处名胜地游览,看到几幅好的楹联,就会借助楹联所表达的内容,驰骋自己想象的翅膀,给眼前的山水形象以诸多的“补充”。从而,会使自己的审美视野大大扩展,审美能力大大提高。

⑥楹联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的升华。楹联和其他的文学形式一样,它是社会意识的形象反映,它可以表达丰富的社会内容,并由此使人的思想认识得到飞跃和升华。

⑦楹联可以激励人们好学上进、完善自我、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我国,以儒家为主的各家流派总结我国历史盛行于劳动人民当中的良风美俗,概括成了很多优美的道德主张和学说。孔子主张的“仁爱”;孟子主张的“德政”;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述这些高尚的道德主张和道德情感,在祖国名山胜水都色彩斑斓、耀人耳目的汇集并展现在楹联之中。

⑧总之,游览者观山赏水,是需要有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为之作赏鉴引导的。楹联可以给鉴赏者开阔思路,锤炼思想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对鉴赏者获得对山山水水之感官愉悦、情感体验和理性升华都是颇有意义的。

⑨用楹联艺术包装山水可使山水更添秀色!

1.结合①③自然段,说说什么是楹联?

2.试分析:楹联能包装山水的原因有哪些?

3.文章第⑦自然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是我县麻姑山仙都观的诗词碑廊上的一则楹联,试从色彩与物态两方面分析,它是如何增秀麻姑山水的。

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

色彩上:

物态上: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