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2分)有人对农田中甲、乙两植物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图1是它们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药用植物细辛适宜在密林下潮湿背阴处生活,蒲公英则适宜生长在旷野路边。图1中,能代表蒲公英的曲线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请在下面写出与B1生理状态有关的反应式:

(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

(3)对甲植物来说图1四种不同光照强度(O、B1、B2、C)对应图2中状态依次是______。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

(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在25℃~30℃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h,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假设光合产物只为葡萄糖)为______mg(四舍五入到整数)。

高三生物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